煤炭地质
-
132017-09
深部工程软岩巷道“双壳”支护新理论和新技术
本课题针对深部巷道破坏严重、变形量大、底臌严重等问题,基于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深部巷道由“支护壳”与“加固壳”组成的“双壳”支护理论,包括单壳支护、连续“双壳”支护和非连续“双壳”支护,并基于新理论研发了深部巷道“双壳”支护关键技术。形成深部巷道围岩的强大支护承载体系,达到有效控制围岩的目的。关键技术:(1)研发和现场试验了深部工程软岩巷道“双壳”支护关键技术,优化了支护参... -
132017-09
新型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
本项目研究针对司马煤业公司大断面、交叉点、复合顶板巷道围岩较难控制,常规的锚网索支护、锚注支护技术已经不能彻底控制围岩的稳定等难题,基于深入调查司马煤业公司井下现场大断面、交叉点、复合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围岩破碎机理,大断面、交叉点、复合顶板巷道深部注浆机理以及新型注浆锚索支护顶板机理,提出并实施了新型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 关键技术路线:(1)通过深入研究锚杆、锚... -
132017-09
水淹报废矿井快速复产综合技术研究
本课题研究针对重新开采及回收某煤矿的工业广场煤柱、断层煤柱及受奥灰承压水威胁的其他煤炭资源等问题,重点解决矿井水的综合防治、矿井原生产系统的快速恢复,研究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断层煤柱以及煤岩体受矿井水长期影响后应力的分布规律等首要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淹报废矿井快速复产综合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为矿井顺利实现快速复产提供技术和安全保障。具体方案为:利用原有生产系统,在静水位以... -
132017-09
超高水充填开采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研究针对如何成功开采“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煤的问题,以围岩活动特征和覆岩沉降控制为基本出发点,研究厚煤层长壁机械化开采一体化关键技术,提出了长壁充填开采工艺系统和沉降控制方法,开发了“充填体-覆岩-地表”三位一体实时监测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关键技术包括:(1)系统研究不同水灰比、不同力学条件下充填体的物理力学性能;(2)开发有效的覆岩活动动态监控体系;(3)研... -
132017-09
阴山南部高铝煤中伴生矿产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本项目围绕煤中伴生矿产的形成理论和开发利用两个重点,在伴生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赋存特点和成矿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开发利用煤中伴生矿产方面,基于研究伴生元素的物理化学特点,开发出一套从粉煤灰中综合提取铝、镓、锂等的工艺,为煤中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获2014年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依据本项目成果,查明平朔矿区的煤中伴生锂为超大型锂矿床、新发现内蒙古乌... -
132017-09
成矿作用中无机成分对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本成果揭示了不同腐变条件下有机物在化学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对于探讨有机质腐变和古地质环境的关系、对于揭示某些沉积矿床的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此成果获的2008年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关键技术包括:(1)运用了独特的实验研究方法,如以藻类(低等植物)、松树皮(高等植物)分别与硫酸盐、食盐、金属元素等无机成分配制成样品,置于恒温箱内,在80℃恒温条件下,长时间放置(1年以上)来模拟无机流体成分对有机质的早... -
132017-09
邯邢矿区煤炭开发引起的环境效应及检测治理研究
本项目针对矿山开采、采矿和冶炼等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地质问题,以邯邢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山及周围土壤和河流底泥及矿井水样品进行有机和无机分析化验,总结了煤矸石山及矿井水对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及特征,分析了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变化规律,阐明了矿井水灌溉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机理,并对峰峰矿区癌症高发与多环芳烃污染的相关性进行了论证研究。获2013年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32017-09
低位热能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通过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和示范工程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解决低位热能提取—转换—利用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关键技术包括:(1)在矿井回风热湿交换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型回风-水换热器;(2)研制了在环境极限温度(-15℃至45℃)下的新型防冻型井筒防冻散热器;(3)根据场协同原理,提出了逆向盘旋介质流阻和热工特性的计算方法,研发了蛇形盘管套管冷凝器、蒸发器及配套的新型涡旋热泵...